约3140字。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根据解释,找出句子中活用了的词,加上着重符号。
七年级(上)
1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
(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
(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七年级(下)
8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86邑人可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
(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87父利其然也。(同上)
(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
(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8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90会宾客大宴。(《口技》)
(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91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
(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92其一犬坐于前。(《狼》)
(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93一狼洞其中。(同上)
(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9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
(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八年级(上)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