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70字。

  《人应当坚持正义》精品预习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苏格拉底的人生轨迹和提问方式,掌握提问的技巧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认识并概括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并从中得出自己的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篇小短文,从中汲取对自己人生有益的启示,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难点】
  1、了解苏格拉底的人生轨迹和主要学说,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2、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特点。
  3、难点:概括归纳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特点。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读书会,交流:你认为永恒的“正义”存在吗?它有没有时代性?
  一、简介作者
  1、柏拉图
  柏拉图是古希腊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老师死后,柏拉图不想在雅典待下去了。28岁至40岁,他都在海外漫游,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常被后人引用的有:《辩诉篇》《曼诺篇》《理想国》《智者篇》《法律篇》等。《理想国》是其中的代表作。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柏拉图死后,他所创业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世纪之久。
  2、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约前469一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好在街头与人辩论伦理道德等问题,公开反对奴隶主民主制,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后来因为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判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判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拼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