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10字。

  《怜悯是人的天性》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材定位】
  《怜悯是人的天性》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卢梭把怜悯心视为先于理性思考而存在的一种纯自然的人类天性和情感,这一观点很有启发性。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理解其中的关键概念,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整体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在把握文章观点的同时,思考其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辩证的思考,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其天性究竟是“自然本性”还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素养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3.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
  4.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教学重难点】
  分析论证特点,探究其人文价值。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人之初,性本善”,关于人性的底色的探讨,历来为哲学家、思想家们所热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怜悯是人的天性》,领略卢梭的思想智慧。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2.了解“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是论述文中价值很高的一种文体,它的写作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是简单地零敲碎打,也不是肤浅地泛泛而谈;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之后,呕心沥血的长篇论文著作。
  一般情况下,按学科分类,学术论文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理论性;④创造性。
  3.相关背景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