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50字。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名师教案
【素养目标】
1.提取关键句,理解文本中的观点。
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各个部分和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
3.学习文中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体会文章的严谨准确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各个部分和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
2、体会文章的严谨准确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篇幅较长,洋洋洒洒6000多字,但是,通读一遍,如果技法得当,我们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基本信息。如何快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做题的准确性,是我们进行现代文阅读时应掌握的一种能力。
二、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
胡福明,生于1935年,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改为哲学系)任教。1982年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曾获“江苏社科名家”称号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奖意,并获评真理标進大讨论的代表人物。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1978年5月11日,由其主创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
2.题目解说
“实践”指的是实际去做,履行,不是仅体现在理论上;“唯一”突出了“实践”这一标准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题目明确提出了观点,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意义。
3、文体知识
社论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代表媒体(报纸、杂态、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编舞部和媒体主办者对重大新闻事件或时事政治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称为“本台评论”。媒体的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的政党、社会集团、社会价层对即时发生的新闻事实或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舆论产生重大的影响
4、写作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解放思想”成为时代的呼声。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在党内、政府和军队中的全部领导职务。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