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名师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2.语言目标:品读文中的重要语句。
教学重点: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新闻评论
1.概念:
新闻评论是媒体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特点:
(1)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3.撰写方法
(1)要读懂材料。了解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情节,把握精神实质。
(2)要评在点上。点评的篇幅要小,一定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做到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不可分散,切忌什么都想评。
(3)要评得有理。好的点评应该做到以礼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4)要评得生动。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索,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4.新闻评论的主要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5.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二、工匠精神
1.来源: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他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
“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千万不要让“中国制造”还没有成熟就天折了,路要步 -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
2.释义:
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 spirit,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2016年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选《咬文嚼字》公布2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