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00字。
《屈原列传》导读与练习
Fcs2002
一、导读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以及作者借助屈原的形象所弘扬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2、掌握传记文学的一般写法,并学习本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学会屈原和司马迁对待现实的态度和思考社会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自诊
1、对比《藤野先生》、《鸿门宴》、《苏武传》三篇传记类文章,分析它们刻画人物手法的不同之处。
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利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了我在日本的求学遭遇,以及思想的转变,从而写出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不求上进,指出日本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从而与藤野先生相比较,突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心中只有药学的伟大人格。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主要利用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鸿门宴前,是战与和的矛盾,写了项羽求战的雷厉风行,止战的坚决果断。鸿门宴中,是杀与保的矛盾,写出了项羽的一诺千金、大仁大义。鸿门宴后,是责与容的矛盾,项羽对刘邦的擅自离席不加追究,任其回到军营,显示了自己的宽宏大度和从容自信。
班固《苏武传》的对比描写十分突出。张胜贪生怕死,毫无骨气,反面衬托出了苏武的临危不惧、矢志爱国的情怀。卫律见利忘义,卖国求荣,表现了苏武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李陵善于伪装,忍气吞声,抱怨指责,突出了苏武的赤胆忠心、无怨无悔。
2、分析第1题中三篇传记中人物的性格,比较他们对待现实问题的态度。
藤野先生面对日本国内民族情绪的高涨,全身心投入于医学研究和教学之中,鼓励自己的学生用学术拯救自己的国家,没有一丝民族偏见和歧视,不愧是一位让人敬仰的人物。
项羽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形势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大义和大爱,用坦诚、守信和包容彰显了一个真正大英雄的气概,顶天立地,让人扼腕赞叹。
苏武在死亡面前毫无惧色,以宁死不屈的精神,把爱国之志和民族气节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敌人都感动不已。在长达十九年的寒冷、贫穷、饥饿面前,毫不动摇,绝不降低自己的志气,坚守着自己的节操,让天地都为之动容。
三、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通过写屈原的哪几件事来展示屈原的性格特点?
主要通过直接写屈原的四件事来表达他的痴心爱国的精神品质,第一件事是修宪因妒被疏,写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才华,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疏远了屈原。第二件事是著《离骚》以明志,写屈原蒙受了不白之冤,为了表明自己的爱国情怀,写出了一篇彪炳千古的文章《离骚》。第三件事是流放不改爱国,楚国被秦国的张仪欺骗,楚国却无人能辨识诡计,屈原多次进言,但不被重视,致使楚国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