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40字。

  《登高》名师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杜甫生平及写作背景;掌握部分字词的意思;整体感受诗人的感情。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从杜甫的爱国情怀中汲取崇高的精神养料。
  【学习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感情基调;
  2.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关于杜甫
  杜甫,大家也不陌生了。(712-770),字子美,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我们也接触了他的许多诗,现在我说三句,大家来回答通过每句诗,你觉得杜甫诗一个什么样的人?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理想、有抱负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描写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爱国
  通过简单的三句诗,以及大家之前对杜甫的了解,我想大家心里都已经大概知道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了。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对杜甫的了解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高》。接下来大家先听一段朗诵,听完之后,自己先揣摩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试着去读一读。我利用这段时间把这首诗先到黑板上。
  三、《登高》背景介绍
  《登高》这首诗是杜甫于767年重阳节所写,之前我们介绍到杜甫卒于770年,这是他晚期作品。他通过登高远眺看到秋色萧条,自己已入晚年,衰老多病,悲从中来,乃赋此诗。明朝著名学者胡应麟称这首诗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深沉又不失铿锵的《登高》。
  四、内容分析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句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表现诗人怎样的心情?我们一起来看看。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表现诗人怎样的心情?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如何理解作客做客  百年  登台?
  有这么一种说法,说这句诗十四个字写出了八重悲,我们一起找找。
  那么他心中的苦要如何消解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于是作者吟出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只能借酒消愁,可是为什么要新停浊酒杯呢?
  课堂练习
  1.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