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470字。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拿来主义》名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指南
  【课文分析】
  《拿来主义》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杂文,是关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权威论述。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属于议论文范畴。鲁迅的杂文具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并且善于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所以学习本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而且可以学习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了解杂文相关知识,理清文章思路,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重点难点】
  1.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2.学习运用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研学】
  1.预习作业
  本文主要写“拿来主义”,为什么开篇要先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等内容?
  2.写作准备
  (1)驳论文写作模式
  树靶子——明确点出批评的对象
  摆现象——列举错误现象的表现
  挖根源——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
  定性质——指出错误的本质属性
  谈危害——阐述错误的严重后果
  (2)常用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
  比喻论证:又叫喻证法,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喻巧而理至”,具有形象性,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如《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类比论证:指在考察两类事物某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基础上,推断出它们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论辩方法。如《六国论》最后一段直接将北宋与六国相类比,要“为国者”从六国因赂秦招致灭亡的命运中接受历史教训,改弦更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