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90字。

  《读书:目的和前提》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经历;
  2、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思路;
  3、解读作者的观点,获得教养的途径以及正确的读书观;
  4、鉴赏文章中重点的语句,赏析文章中娓娓道来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理解研读经典的重大意义,并努力去做一个阅读经典作品的人。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阅读经典作品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识作者及成就: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1877年7月2日出生在德国,德国作家、诗人。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①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二、知背景
  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深深地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两个方面来探索人性,通过读书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②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在文中作者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②黑塞受中国的老庄哲学的影响很大,所以他才会笔随心走,其作品又具有心理的深度、哲学的深度。
  三、明文体--随 笔
  本文是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③。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