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5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名师导学案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乃苏轼之传世名篇。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同时,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设计思想:
  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文言字词的积累和句式的把握,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体验作者的人生感受并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竞赛﹑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三、学习目标:
  1.把握文赋特点。
  2.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知识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3.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4.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说明:把握文赋的有关特点,注意掌握节奏快慢和音调高低,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诵读;而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有助于进一步的品味鉴赏课文的语言,体会作者遣词用字的妙处;体会作者通过精妙的语言描绘动人的情境,抒发情感,表达人生感悟。这些目标体现散文鉴赏方法的指导,也要求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有较深的体会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学习难点和重点:
  1.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学习过程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注释及南方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优化设计》,落实文言字词句知识,初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给学生提出诵读指导建议,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并争取背诵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