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30字。
《烛之武退秦师》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目标】
1.掌握“贰、鄙、过、知、蔽、以、而”等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判断句和宾语前置。
2.分析梳理本文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点】
1.掌握“贰、鄙、过、知、蔽、以、而”等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判断句和宾语前置。
【教学难点】掌握论辩技巧
【教学设想】
1、以辩论的形式进行。
2、字词梳理,学生自主、合作、教师订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导入
二、自由朗读。
1.圈画不理解的词句。
2.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3.师生共同探讨一些重要词语:行、军、辞、若、说、行李、东道主等,以及特殊句式。
三、默读,疏通文意。
四、精读课文,赏析人物
1.问题:分析烛之武形象特点
(1)家国情怀。
(2)智慧聪敏。
(3)有胆又识。
五、 结合第三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话艺术
1.
⑴甘拜下风
⑵权衡利弊
⑶挑拨离间
⑷利欲熏心
2.称呼、语气、句式。
3.总结:
⑴换位思考。
⑵委婉得体。
⑶分析透辟。
六、角色练习
七、齐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参考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