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5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 2021.01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计22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2题,第3题,第5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好。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27分)
学校开展以“赏文学之美,增文化自信”为主题的阅读工程活动。
活动一:赏诗词之美
潇潇同学记录了她欣赏诗词之美的感悟,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8分)
中华古诗词历史渊源流长,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通过阅读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让我感受到厚重的华夏文明。打开诗词歌赋,畅游其中。我们①可以欣赏到树的摇yè、草的丰润。②可以领咯历史文化的底蕴;我们看贬谪后的苏轼(A)前仆后继地造福一方百姓,引来无数赞誉;年少有为的周瑜,羽扇纶巾,意气风发;哪怕冰塞黄河、雪满太行,李白在(B)间不容发之际仍能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势向着远方前进。所以面对逆境,(C)怀古伤今大可不必,(D)埋头苦干地做好眼前的事才最要紧。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摇yè( ▲ ) 赞誉( ▲ )
2.文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前仆后继 B.间不容发 C.怀古伤今 D.埋头苦干
3.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确切的一项是(2分)( ▲ )
A.不仅……而且 B.既然……就 C.只有……才 D.即使……也
4.修改语段中画浪线的病句。(写出修改意见即可,2分)
▲
活动二:品文学之味
5.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诗歌通过意象传达情感。《乡愁》中余光中把乡愁这种情感寄托在邮票、海峡等意象上;《你是人间四月天》中林徽因借四月天的意象,传达爱、温暖和希望。
B.对比是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故乡》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批判了金钱社会扭曲人性的罪恶。
C.驳论文有三种驳论方法: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驳对方的论证过程,再驳对方的论点;《创造宣言》用大量的事实批驳五种“不能创造”观点。
D.阅读经典作品要关注文体,汲取思想精华。《送东阳马生序》这篇书序教育我们学习要不怕艰苦,勤奋踏实:《鱼我所欲也》这篇议论文告诉我们舍生取义的道理。
6.潇潇同学积累诗歌时,发现中华诗词里写不尽的是热爱生活,说不完的是家国倩怀。请根据提示,完成默写。(9分)
面对色彩缤纷的春天,秦观发出了(1)“有桃花红, ▲ ,菜花黄’的快意;羁旅途中看着满山落叶,温庭筠写出了⑵“槲叶落山路, ▲ ”的情趣;登咸阳城楼,许浑感到了“⑶溪云初起日沉阁, ▲ ”的苍凉;遇到坎坷,苏拭流露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4) ▲ ”的乐观旷达;朝奏夕贬,韩愈表达了“⑸ ▲ ,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无限忠诚;失意闲居在家,辛弃疾仍有“了却君王天下事,(6) ▲ ”的伟大抱负;戍守边关,范仲淹写下了“浊酒一杯家万里,(7) ▲ ”的矛盾心理;面对死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8) ▲ ? ▲ ”的浩然正气。
活动三:探阅读之路
7.为了助推阅读工程的开展,学校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实践活动,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题目。(8分)
材料一:下图是某初中学校100名学生小说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内容 阅读习惯 阅读方式
调查内容 看小说原著 看电视剧 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 无规则地阅读 数字化阅读 纸质阅读
项目人数 26 74 30 70 62 38
材料二:阅读方式不断演化的过程遵循着更方便、成本更低的规律,数字化阅读实则符合阅读发展趋势。然而,纸质阅读对于培莽阅读习惯、提升专注毅力,进行深庋阅读,有着数字化阅读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摘自《中国青年网》)
材料三:小说离不开虚枸和想象。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尝试获得。鲁迅《故乡》中的闰土,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我们都可以发挥想象与之对话。
(l)根据材料一,说说当前初中学生小说阅读的现状。(3分)
▲
(2)潇潇与小波对“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孰优孰劣”展开讨论,如果你是主持人,请根据材料二及以下对话完成讨论总结。(3分)
潇潇:我觉得数字化阅读好。因为数字化阅读戍本低,携带方便。
小波:我觉得纸质阅读好。因为它可以培养我们的专注力,进行深度阅读。
我的总结: ▲
(3)假如材料三中的人物(闰土、杜小康)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人物,结合课文,发挥想象。(2分)
▲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名著阅读(12分)
8.学校开展“我与名著有约”活动,交流阅读方法,展示阅读成果,请你参加。
(1)【概读知晓法】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的人物以 ▲ (时期)为主;蒲松龄《聊斋志异》大多数运用 ▲ 手法,描绘奇幻的世界;艾青诗歌意象以太阳和 ▲ 为主。(3分)
(2)【卡片识记法Ⅱ潇潇在阅读《儒林外史》时,觉得书中人物众多,理不清人物关系和经历,同学向她推荐“小说人物卡片”请帮她完成。(3分)
《儒林外史》人物卡片
项目 内容
称颂之人 ①(人名)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