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50字。

  2021届上海松江区高三一模作文《求之不得与已然拥有》范文5篇
  文题:
  我们总是执着于求之不得的东西,而真正影响一个人的,或许是那些已经到手的东西。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莫哀须臾,以彼追求无穷(64分)
  人生在世,从一开始便在不断奔跑以追寻自我,追寻生命中之不得;又在收获知识,收获情感,   收获成长。我们执着于追求未拥有的,求求之不得之物而从未停止,再回首,其实我们会发现,真正影响我们的,是我们已拥有的。
  “已经到手”的是一个广阔的范围,自身拥有的物质、知识、精神、情感。纵然其有主观与客观之分,但都是人所拥有且可以触及的范围,它们在不同层面对于人产生或小或大不同程度的影响。   物质为人提供生命,知识与精神丰富人的灵魂,情感则时刻影响人的情绪与精神。相较于求之不得之物,上述所列“人已到手的”产生的是更为实际与真实的影响。
  “已到手的东西”促使人的追求与成长。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曾提出“精神三变” 的概念:骆驼、狮子、婴儿。骆驼是象征一种沉默的收获,狮子象征一种突破的收获。不论其哪一种层面都在强调“收获”,即“拥有”,通俗来讲便是“已到手的东西”。已有的收获可以使人超越自我、不拘泥于有限的物质而去领略更广阔的天地来收获更多,使“已到手”更多。在此之后, 人便进入“婴儿”层面,返璞归真,有领略天地之势,看透万物本源之力。这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但这也象征人的一种成长过程。“已到手”的物质或精神收获让人有能力去领略更广阔的天地,达到突破性的成长,而收获而更多、更深层的“已到手的东西”则使人迈向精神更高深的境界,以到更优秀的自我。虽然最深层的境界鲜有人至。
  而从更深层次讲,“我们总是执着追求于求而不得的东西”不正是希望将“求之不得”转变为“得”吗?我们从诞生便存在认知局限,其也促使人“已到手的东西”是有限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想东坡先生便是有这样的感受才写下如此名句吧!   也正是我们渺小,我们才会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