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5310字。

  南阳市一中2021年春期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创作、口头传承的文学。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等四大特征。跟作家的书面创作、书本传播相比,口头创作和传播是众人共同参与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加入表演队伍,并加入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学是一个不断汲取新思想的开放的意义系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能够建构社会记忆,成为体现社会记忆的标杆。
  一个人的记忆从来都不是个人的特别定制,而是产生于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个人只能在集体的、社会的框架内进行回忆。关于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曾说:“个体通过把自己置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但也可以确信,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记忆之中体现自身。”集体记忆的本质是立足当下需要而对过去的回忆。集体记忆总是根据某种当下观念、利益和要求对过去进行重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集体记忆也被哈布瓦赫称作社会记忆。20世纪后期,记忆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学者们不再满足于讨论集体如何决定个体的回忆,转而探讨整个社会如何记忆,并将社会记忆定义为“一个大我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社会经验的总和”。
  实际上,社会记忆不仅应当下需要而产生,也承接来自古代的经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记忆,这是保持一个民族的基本特性、维护内部成员相互认同的根基。民族认同及其稳定持久性是受制于文化记忆及其组织形式的。一般来说,民族的消亡,不是有形物质的消失,而是在集体、文化层面上的遗忘。因而,维持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对于维系民族的生存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记忆从古代延续到当代,也参与到对当下社会记忆的建构,并呈现出当代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
  民间文学被当代社会征用,在新时代发挥新的记忆功能,也为新时代做出新的贡献。今天追述中国悠久的历史,我们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是通过引用古代神话来表达的。这些神话传说,至今仍被人们所讲述并被赋予新的意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改编成越剧《梁祝抗婚》,宣传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正当性。这部戏曲的演出反过来影响民间口头讲述,在此后搜集整理的梁祝传说各种文本中,反对包办婚姻、反抗邪恶势力、追求爱情自主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故事情节。今天我们讨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光辉成就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征用民间文学故事营造共同的历史氛围,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用历史悠久的传说人物映现出当代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互认同感和凝聚力。
  民间文学由口头性引申而来的变异性,让民间文学成为开放的知识系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不仅承载跨越世代的文化记忆,也能体现当代社会的精神特质。民间文学不断因应当下需要而叙说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能在其中看到古代中国的历史风云,近代中国的屈辱与贫弱,现代中国的革命与胜利,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建设成就。当代民间文学的面貌,就是当代中国社会记忆的面貌。民间文学建构社会记忆的独特价值与贡献应受到更多重视,得到更多研究。
  (黄景春《民间文学的社会记忆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民间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意义系统,所以每个人都能加入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
  B.集体记忆总是根据某种当下观念、利益和要求对过去进行重构,所以集体记忆就是社会记忆。
  C.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维护共同的文化记忆,民族就会具有生存的活力。
  D.民间文学不仅承载跨越世代的文化记忆,也能体现当代社会的精神特质,具有变异性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主体先阐发社会记忆的特点、作用,再对民间文学进行论述,从一般到特殊,思维过程清晰。
  B.文章引用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的话,用以论证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
  C.文章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改编成越剧《梁祝抗婚》的事例,论证了民间文学具有传承性的特点。
  D.文章在谈论民间文学如何被社会征用时,既关照到了历史传承,又关照到了新时代的需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社会记忆的面貌,即民间文学所叙说的从古代到当代的中国历史风云,屈辱、胜利及成就。
  B.一个民族如果在集体、文化层面上遗忘,那么即使这个民族还存在有形的物质,也基本等同消亡。
  C.中国的探月航天器以嫦娥命名使古老的传说发挥新的记忆功能,为新时代做出了新的贡献。
  D.征用民间文学故事,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互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从微信读书、网易云阅读到咪咕阅读,在各类应用软件的推动下,数字阅读正深入人们的生活,“一屏万卷”成为现实。而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V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数字阅读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未来,数字阅读发展将驶入“快速路”,赢得更多用户。
  “一屏万卷”成为现实:作为全媒体时代新型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扩展了书的样态和文字传播的介质,也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