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7890字。

  杭州市三墩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适应性检测
  语文卷
  预估难度系数: 0.75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问卷和答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填写姓名、班級、座位号等有关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应。
  一、语文知识积累(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7分)
  翻开八上《语文》,时事、历史、山水、人情...如沿途风景扑面而来:观众屏息敛声的一刹那,跳水姑娘吕伟像笔直的箭插进碧波之中,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南宋时的汴京,近郊道路上有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和长途bá(    )涉的行旅,汴梁市区的街道上,行人更是络绎不绝;西北高原上倔强挺立的白杨树,没有旁yì(    )斜出的姿态,叶子片片向上,那是力争上游的树;朱自清的《背影》永存在读者的心中,读到“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时,让人相起那个步履蹒跚的“背影”:不禁sù sù(    )地落下泪来。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
  ①长途bá(    )涉②旁yì(    )斜出③sù sù(    )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悄(A.qiāo  B.qiǎo )  ②倔(A.jué B.juè  )
  (3)下列词语在文段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屏息:暂时抑制呼吸。B.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着或护卫着。
  C.络绎不绝: (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D.颓唐:精神萎靡不振的意思。
  [小题1]跋逸惦 [小题2] (1) B; (2) A。 [小题3] D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或成语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散文的确是当年的妙手偶得,构思精巧,不愧是大手笔!
  B.在这行人摩肩接踵的繁华都市主浩的虚却感到空落落的,有-种说不出的孤独与怅惘。
  C. 这段话将诗仙李白醉酒吟难的请微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D.现在人们滥用成语、篡改成语的现象越来越产重,这种做法破坏了汉语言的规范化。
  3.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洛阳在洛河的北面,衡阳在衡山的南面,华阴在华山的北面。
  B.国外的很多经典名著也被选入语文教材,我们学过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英国作家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每两句成- -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饮酒》《春望》《赤壁》《雁门太守行》都是律诗。
  D.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如根据生理状况,孩子七八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始龀”。
  4. 古诗文积累(13分)
  (1)下面是以“诗歌景物描写”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请在画线处填写对应的古诗文句或景物描写的方法。(7分)
  出处 景物描写方法 对应的古诗文名句
  杜甫《春望》
  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 (1)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