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主要栏目: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疑难点拨等,约4310个字。
基 因 畅 想
课前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镌刻( ) 偌大( ) 嬉游( ) 心有余悸( )
簇新( ) 横亘( ) 抱憾( ) 憨态可掬( )
2、释词:
⑴我获得了新奖,奖章上镌刻着一头憨态可掬的猪。
憨态可掬:
⑵每当它们经受住手术考验,又生机勃勃地狼吞虎咽时,我们就会乐开了怀。
生机勃勃:
⑶堪称二十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前瞻性的创举。
出神入化:
⑷您走好,不必心有余悸,我们的产品保质四十年。
心有余悸: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者非生物。
B. 打比方、对比、描写、摹状貌、画图表都是有效的说明方法。
C.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D.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4、根据课文,说说下列说法是事实还是幻想。
⑴利用基因技术培育猪身人心。 ( )
⑵为晚期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移植猪身人心,使他们健康如初。 ( )
5、课文中出现了许多专用名词,如克隆、基因工程等,这些都是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词,请你再举出五个这样的词。
答: 。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课内阅读】
我们知道,美国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很先进,但令人焦虑的是能供给的器官太少,与需求极不成比例。例如,美国每年等待心脏移植的人有近五万,可一年至多只有两千二百人可以享受到换心的造化,因为没有心脏来源,每年至少有多达二万人在等待中终难圆生命之梦,抱憾而去。其实人们在很早之前就想利用动物器官来解决这个问题。1960年,哈迪将一颗黑猩猩的心脏装在了一个濒危病人身上,开了不同生物物种心脏移植的先河。尔后,贝利又将狒狒的心脏移植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身上,短期地延续了他们的生命。然而,新的问题又横亘在专家面前:不同生物物种的器官如何克服相互排斥而长期存活?经过近二十载的探索,科学家成功地将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到猪身上,制成了猪身人心。这是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继成功克隆绵羊后,又一惊世之作,堪称20世纪最出神人化、最富前瞻性的创举。看着那些栏杆后忠心虔诚的新猪,我曾不止一次热泪盈眶。然而自2000年8月起,该计划被迫暂停,人体验试也大大延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