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90字。
《与妻书》教学反思
关于教学构想:
对《与妻书》的处理,我主要扣住 “ 吾衷 ” 来组织教学的。见下图:
一 . “吾衷 ” 是《与妻书》的思想核心。 “ 吾衷 ”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 吾至爱汝 ” ,另一方面是 “ 为天下人谋永福 ” 。 围绕这个核心,文章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是 “ 抉择 ” 结果: “ 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 ;二是 “ 抉择 ” 原因: “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 , “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 卒不忍独善其身 ” 。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紧紧扣住 “ 吾衷 ” 展开教学,力图层层展现与揭示之。
顺势以文章的 “ 内容 ” 的解读带出文章的 “ 形式 ” 特征的分析 :材料的处理 —— 围绕中心组材、 “ 详与略 ” ,结构上的整一 —— “递进与呼应 ” ,语言上的情感色彩 —— “悲 ” 与 “ 壮 ” 。且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回顾文章的一般知识。
二 . 鉴于《与妻书》的思想内涵比较浅近,学生单独理解应该说比较简单。
如何让文章的解读具有一定的深度与新意?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力图将《与妻书》的思想内涵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与理解,如 “ 舍生取义 ” ,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 “ 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 ,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 “ 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 ” , “ 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 等,以期让学生从人类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注脚。
但又考虑到这些 “ 引用 ” 的价值取向都与《与妻书》的在方向上相吻合,
会不会在学生的思维训导上失之肤浅或平面?因此,又引出这个学期学过的《我很重要》中的观点 —— 一种看似与 “ 舍身取义 ” 论相对的观点, “ 既然 ‘ 我很重要 ’ ,为什么要 ‘ 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 ? ” 以引发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以期对学生思维训导的辨证性与立体感的诉求与达成;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 . 在教学环节上,主要设计了四个问题
① 作者为什么这样抉择 ?
②作者为什么要宕开一笔 ?
③作者为什么反复提到人生与现实的冲突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