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30个字。
加强动态设计,体现生成性
兰溪八中  蒋顺龙

[内容提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作为一种预设案例,如果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忽略了课堂会出现新的情况,忽略了课堂教学丰富的生成性,就只能是僵化的教学程序,与传统教学设计毫无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应按照课堂的具体进行状态来设计教学,即动态设计。首先教学设计的文本中要体现生成性的可能情况,再是教师要胸中装有生成性,对之机智灵活地变通处理。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成,在生成中体验,在体验中建构,在建构中和谐发展。
[关键词] 预设  动态  生成

古希腊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这只是一则寓言,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际中,虽没有这样愚蠢的“渔夫”,却有这样的愚蠢行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它制约着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的思维创新,扼杀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然而,事实上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学生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遗憾的是我们宁可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