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60字。
《故都的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第1、2课时
通过设计四个活动来完成本课学习。
一、视听活动:导入新课,感受文人笔下秋景之况味
学生行为:看PPT图片,听文人诗句。
教师行为:播放PPT,引导、点拨
让学生找出古今文人描写“秋景”的句子,并指出是乐景还是哀景。
①悲哉,秋之为气也(哀景)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乐景)
③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乐景)
④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右舸争流(乐景)
⑤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哀景)
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哀景)
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哀景)
⑧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哀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乐景)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哀景)(PPT1)
秋是一个耐人品味的季节,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从而留下了很多不朽诗篇,人的经历和心境不同,对秋的感觉也不同,既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感伤,又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更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的畅快,今天,让我们品味一下郁达天笔下“故都的秋”是什么味道。(PPT2)
二、读写活动:品味语言,领略郁文故都秋景之感受
学生行为:诵读 讨论 写作 口头表达
教师行为:诵读 播放PPT 引导 点评
诵读全文,品味赏析
1、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看到《故都的秋》这个题目,你有何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点拨。
明确:故——“老”“从前的”“过去的”,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历史悠久的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文化深厚。
秋——从“秋”字能够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而且秋往往给人落寞惆怅之感。
所以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快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