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40字。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
  1.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3.               ,水满陂塘。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
  4.李商隐的《无题》中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词中在抒发作者内心愁情时,常常会写到日落的景象。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  
  ,                   ”两句就写出了暮云渐起,夕阳西落时,骤起的凉风勾起了诗人无限的羁旅与怀古之情: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                    
  ,                               ”两句渲染出寒林日幕时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也暗示了贾谊当时的处境和要唐王朝危殆的形势。
  6.《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7.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
  8.“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们一定要趁亲人健在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行孝,不要等失云以后才懂得珍惜,才去后悔。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8分)
  9.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嗔怪(chēng) 晋谒yè  罗唣(zào) 树焚溪坼(chè)
  B.鹤氅(chǎng) 恁地(nèn) 绾髻(wǎn) 麈尾之诲(zhǔ)
  C.桑梓(zǐ)  银箸(zhù)  撮弄(cuō)  一步一踱(dù)
  D.愧赧(lǎn) 嵯峨cuó 末胄zhòu 剜口割舌(wān)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B.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C.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1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们表演的杂技《登人》,令观众面面厮觑,叫好声一片,“最佳人气奖”实至名归。
  B.在全场如雷贯耳的欢呼声中,该选手技高一筹击败对手加冕这次世界大赛的冠军。
  C.他虽然已是成功人士,但仍不忘创业的艰难,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
  D.他被大师一番教训,顿时满脸惭愧,喏喏连声。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目前已经收到捐款4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冷梅同学后期康复的治疗费用。
  B.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政府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制定了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领域的一系列目标。
  C.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D.2018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不光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还为中国队获得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13.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
  B.“他不但学习成绩好,还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C.科举考试中的“会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会试而中为举人。
  D.《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1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15.语文实践活动(6分)
  学校将11月定为“大阅读”主题月,将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西游记》中的沙僧参加阅读社团的招聘,请你写出录取或淘汰他的理由。(3分)
  (2)你应聘到阅读社团做图书室管理员。室内藏书以《论语》《孟子》《诗经》《道德经》《资治通鉴》《李太白集》《东坡集》等为代表。请用一句话概括藏书内容。(3分)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