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1-35,共5份)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1 文言文翻译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2 文言文简答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3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4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35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项对点练31 文言文翻译题
(时间:30分钟 分值:40分)
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1)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4分)
译文:
(2)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4分)
译文:
[解析] 第(1)句:关键实词有“数”“走”“教授”;关键虚词有“以”。第(2)句:关键实词有“附”“谒”;关键虚词有“因”“为”;文言句式有“为……所……”,被动句。
[答案] (1)鲜卑多次侵犯边塞,李膺常常冒着飞箭流石,每次都击退来敌,敌寇非常害怕他。后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纶氏居住,教授的子弟常有上千人。
(2)樊陵后来凭借奉承亲附宦官,做到了太尉的职位,被有节操的人所鄙弃。荀爽曾去拜谒李膺,趁便替李膺驾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竟能够给李君驾车。”
【参考译文】
李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人。禀性孤傲清高,不大与人交往,只把同郡人荀淑、陈寔当成师友。
(李膺)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胡广征召,又升任青州刺史。郡守县令害怕他的威严清明,听说后大都弃官而去。后再次被征召,调任渔阳太守。不久转为蜀郡太守,因为母亲年迈请求不赴任。转为护乌桓校尉。鲜卑多次侵犯边塞,李膺常常冒着飞箭流石,每次都击退来敌,敌寇非常害怕他。后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纶氏居住,教授的子弟常有上千人。南阳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辞谢没有接受。樊陵后来凭借奉承亲附宦官,做到了太尉的职位,被有节操的人所鄙弃。荀爽曾去拜谒李膺,趁便替李膺驾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竟能够给李君驾车。”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世祖诏举士,竟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
……
专项对点练33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时间:35分钟 分值:32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吴中书事
杨 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 ①杨乘:唐朝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传说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打“×”。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中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 )
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 )
C.诗中运用典故,通过范蠡帮助勾践灭吴,而后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 )
D.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蕴丰富,“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 )
E.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蕴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 )
F.尾联写诗人神游历史之后,最终由古人联系到今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如今每日无所事事,无人能理解自己的忧愁心情。 ( )
G.诗中将吴中当年的繁华热闹和眼前的荒凉衰败、凄清冷落进行对比,表现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悲伤。 ( )
H.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
……
专项对点练35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时间:35分钟 分值:33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
毛 滂①
池上山寒欲雾。竹暗小窗低户。数点秋声侵短梦,檐下芭蕉雨。 白酒浮蛆鸡啄黍。问陶令②、几时归去。溪月岭云红蓼岸,总是思量处。
【注】 ①毛滂:北宋词人,一生仕途失意。本词作于作者自衢州推官改任武康县令之时。②陶令:指陶渊明。
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的上阕中“数点秋声侵短梦,檐下芭蕉雨”一句。
推导流程:
(1)解读词句内涵。
根据语境,翻译出该句词的意思,“侵短梦”是说打破了短梦,而“秋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词句的形式特点或运用的表达技巧。
本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通过“芭蕉雨”表明了秋天的环境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词人的情感。
(3)点明其表现的思想内容。
从景物描写对词人情感的作用上分析。“芭蕉雨”“侵短梦”,表现了词人________的心情。
自主尝试:
[答案] 推导流程:(1)雨声 (2)借景抒情 (3)仕途失意的惆怅
自主尝试:词人正在小憩之时,雨打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