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60字。

  第八单元
  16 阿房宫赋
  学案设计(一)
  学习目标
  1.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
  2.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3.学习文章多用比喻、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自主预习
  1.杜牧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古文,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他的诗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2.关于“赋”
  “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3.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并熟读全文。
  课堂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教师泛读并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和语调。
  3.《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就其内容看,主要包括几部分?
  4.由以上分析可见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哪些是“体物”,哪些是“写志”?
  二、研析第一段
  1.结合课下注释自读,明确重点实词的意义用法,理解段意。
  2.本段开头一句话写什么?有何特点?
  3.体会其余句子各写阿房宫的什么特点?
  4.概括一下阿房宫宫殿的特点。
  5.如何理解“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6.学生朗读,背诵。
  三、研析第二段
  1.第二段写阿房宫内部,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描绘的?
  2.本段写的阿房宫的宫女,主要来自哪里?有何特点和用意?作者又是如何写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