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200字。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jì)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B.树缝里也漏(lòu)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C.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遭遇重创(chuāng),逐渐从制造业大国变成服务型国家,此次发动贸易战其实是一场必然的搏弈。
  D.说是疯狂也罢,愚顽也好,曾经张皇失措地四处乱撞,落得头破血流,却也无人包扎(zā)伤口,那些掩盖不了的岁月的痕迹,提醒着我们过去的日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3小题。(6分)
  (甲)“在北京天桥东边有一条著名的臭沟,沟里全是红红绿绿的稠泥浆,夹杂着垃圾、破布、死老鼠,气味让人从老远闻见就要作呕。”这是作家老舍在小说《龙须沟》中的一段描述,给人留下最直观的印象是垃圾遍地,生活环境恶劣。作品引起轰动并感动了几代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取材于真实的历史。
  (乙)伴随着70年新中国发展的历程,各地的“龙须沟”“垃圾街”被治理成老百姓傍晚散步的花园、游客流连忘返的景区和消费者穿梭往来的美食街。这不仅是看得见的整洁卫生,更是百姓生活观念耳濡目染的转变。(丙)“这几年,咱们小区在做垃圾分类,大家的习惯正在养成,”“老北京”老赵如是说:“引导民众垃圾分类不会一蹴而就,但绿色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取材        B.流连忘返          C.耳濡目染         D.一蹴而就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少年的你》作为国内少有的聚焦校园欺凌的电影,创作者不但对校园欺凌现象多层次、全方面的描绘,同时还引发了人们关于心灵救赎的思考。
  B.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深度融入,积极对接,已迈出前湾新区建设的第一步,搭起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前沿阵地”。
  C.大数据运用有助于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应该进一步扩大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的应用研究,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每天都有无数的照片和视频被上传至网络,任何人都可以用“随手拍”的形式向众人讲述自己眼中的故事,展示自己多彩多姿的生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水》选自《庄子》。庄子,战国中期宋人,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C.沈从文的《边城》是我国“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它以翠翠与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D.《一个人的遭遇》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他于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