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30字。
高二选择性必修(下)《蜀相》《蜀道难》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课标分析
1.反复诵读,把握《蜀道难》参差错落的语言特点,在吟咏中体会蜀道的雄奇壮丽、高峻险要,感受诗的声韵美。
2.品味蜀道之“难”的典型意象,体会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感受诗的意境美。
3.鉴赏诗人状“难”之法,体悟诗人赞叹、惊惧、忧虑之情,感受诗的情感美。
4.通过学习,能说出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说出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5.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说出景物意象及特点,说出两首诗采用的表达技巧。6.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立足于“读”,品味诗的意象、语言、艺术风格。
7.对比李杜诗风,感受盛唐气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是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宗旨,感受意蕴美和情感美,此所谓“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蜀道难》《蜀相》安排在本课,通过学习让学生探究古人的生平、为人、环境、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学会“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李杜对蜀地的不同描写,感受祖国大地的人杰地灵。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通读了两首诗,并对两首诗进行了整体感知,学生在掌握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诗歌的大意之后,在教室的指导下,更加注意在诵读的时候表现出自己所理解的诗歌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对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蜀地”这个文化符号产生了兴趣,课前学生排练了一段诗歌联读,以突显两首诗的风格差异。
一.课题《蜀道难》、《蜀相》
二.教材分析本片教材位于部编本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课,主题是体会诗歌之美,应该教学中多多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诗歌美感。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李杜诗歌的艺术风格。
2.让学生掌握品鉴诗歌的方法。
3.让学生加深对唐诗之美的体悟。
四.课时:第二课时
五.教学重点
1.朗读技巧的掌握
2.李杜诗歌艺术风格的概括
六.教学难点:李杜诗歌艺术风格的概括。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生朗读《巴蜀行吟》以巴蜀地区开场,巴蜀地区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李杜二人因为人生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