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7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性下册《氓》名师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背诵、默写《氓》。
2.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女主人公心理的前后变化,感受诗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特征。
【课前预习】
(一)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________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________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内容分为________ 三大类。“风”有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歌谣,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是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________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
(二)写作背景
春秋以前,原始的平等观念仍残存于人们头脑中,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相对后来社会较少。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作品通过一位被遗弃的妇女的自述,描写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三)《诗经》名句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黍离》)
【阅读赏析】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
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写下读不准和不理解的字词。
2、请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梳理行文脉络。
3、诵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谈谈女主人公和氓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弃妇形象)
氓
4、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想对女主人公和氓说…….
我想对 说
5、探究《氓》中造成女子婚姻悲剧和痛苦的原因有哪些?
6. 三四章运用哪种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淇水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当堂评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