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90字。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优秀学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体味作者为科学献身的崇高情感,理清文章结构。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文本内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难点: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三、导学基础知识
一、识作者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一屠呦呦
屠呦呦①(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药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2011 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此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1月14日,屠呦呦成功入选BBC发起的“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的候选人名单。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
[注释]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名句。而根据朱熹的注释,这里的“蒿”指的正是青蒿。
二、知背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②导致的死亡。
因此,很多非洲民众尊称其为“东方神药”。青蒿素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
“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2011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她亲笔撰写这篇获奖感言。
[伴读]②疟疾是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并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在没有特效药之前,疟疾几乎无法医治。屠呦呦可谓泽被后世。
四、导读理解
我们首先要明确这篇课文是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科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因此,这篇文章兼备演讲稿和论文的双重特点。第一部分(1-4):屠呦呦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衷:第二部分(5-15):讲述青蒿素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