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20字。
高考作文最新大报时评速递:国计民生无小事
目录:
1、 彩礼贷,墓地贷,7万硕士送外卖?“贩卖焦虑”是病,得治
2、 “拉面哥”“大衣哥”走红后……何妨让流量既有质量又有质感?
3、 “3•15晚会”案例:曝光了,然后呢?
4、 减税降费,要提质更要持续
5、 在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
彩礼贷,墓地贷,7万硕士送外卖?“贩卖焦虑”是病,得治
原创 燕陆 人民日报评论
最近,以“全国7万硕士在送外卖”为主题的自媒体产品,引发热议。除了刺眼的立意,由此引致人们关于“学历价值”的讨论,更是焦点。
先看事实。据调查,相关内容要么以偏概全,要么东拼西凑,站不住脚。比如,一份关于外卖骑手的报告显示,兼职骑手“有1%是研究生及以上”,而报告提到,这些大学生兼职骑手的主要动因是“体验生活”。另有数据显示中国有700万外卖小哥,有人就按照“1%”等比例放大,渲染成了“全国7万硕士在送外卖”。缺乏事实依据,故意夸大演绎,谬以千里,形成舆论误导,令人大跌眼镜。
再看舆论。此事一出后,不少人误听误信,纷纷讨论学历的实用性问题。甚至有人产生了不小的“学历焦虑”和“人生焦虑”,以至于忧虑“到底我们辜负了文凭,还是文凭辜负了我们”。包容地看,外卖小哥是新职业之一,新职业群体欢迎任何有能力、有意愿的从业者;长远地看,新职业要完善,新业态要发展,离不开高学历人才,需要知识型队伍。焦虑,大可不必。
纵览此事前后,舆论中透出的焦虑感,值得关注。特别是近段时间,“彩礼贷”“二胎贷”“墓地贷”等新闻频出,很多人看到了从出生、就业、生育到去世的“一生焦虑”,当然令人心惊。事实上,一些是待破解的顽疾,而多数是人为制造的焦虑。仔细分辨,越是与生活、工作等息息相关,越容易借焦虑情绪挑动人们神经,以关心为名、行牟利之实,“贩卖焦虑”由此产生。这是一个很容易制造,却很难避开的“焦虑陷阱”,要防也要治。
“贩卖焦虑”,本质上是把情绪极端化,进而商品化。从传播角度看,这些做法都有一个清晰链条:极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