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740字。

  2020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语文 试卷           2021.4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试卷共7页,答题纸共2页。
  2.所有作答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水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⑵ 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
  ⑶ 《琵琶行》善用《        》“六义”中“比”的手法描摹琵琶的乐音,如以“        ”表现乐声清脆悦耳,圆润动听,以“        ”表现乐音宛转流滑,愉悦轻快。
  2. 按要求选择。(5分)
  ⑴ 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下列诗文中能最有力支撑这个论断的一项是(  )。(2分)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⑵ 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        ,        ;        ,        ,        ;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
  ①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
  ②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
  ③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
  ⑤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④③   D.④③①②⑤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3—6题。(17分)
  ①澎湃新闻的微信公众号2020年8月9日发表文章,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官方微博账号“东风快递”的一份征兵文告:“好消息!好消息!世界一流、包吃包住的东风快递招人啦!”澎湃新闻在文章的结语处采用了特殊的修辞方式:
  看了这么硬(tǔ)核(wèi)的宣传你还在等什么?
  ②这是一种近年网络文章中非常流行的修辞方式,有人称之为“注音心声体”。此处不妨再引一则:
  为了做(an)好(shi)科(bi)研(ye),许多研究生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2020年7月9日)
  ③“注音心声体”的“注音”是其在形式上的特征,“心声”是指它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两个不同的声音,大部分情况下,在括号外表述的内容更加正式,而括号内的表达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表面上夸奖对方“硬核”,实际却是“吐槽”其“土味”;说的是“做好科研”,真正想的却是怎样“按时毕业”。那些一本正经、冠冕堂皇的说法一经出口,就立刻被另一个声音打断,揭示出被遮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