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00个字。
加强课外导读,落实导写
中山市阜沙中学 肖维国 (528434)
摘要:本文从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了当前中学生在课外阅读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具体介绍了如何进行导读导写,强调课外阅读对写作的作用,导写是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导读 导写 写作
中学生不喜爱写作,甚至厌恶写作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中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有:⑴ 兴趣不浓;⑵ 相当多的学生出于应试的需要偏重于某一种文体的训练,即所谓的“发挥特长”;⑶ 学生想吃“现成饭”的心理比较普遍、强烈;⑷ 学生常处于机械的无感情的习作状态,作文中空话、套话、废话多。一位语文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在当代中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很难体会到那种触动人心的情感,很难使人沐浴到情感的雨露。处在花季的少男少女们的情感是丰富的,想象是多彩的,有时一棵草一朵花都会引起无限的感慨,一句批评的话,一段感人肺腑的语言会使他们泪水涟涟,思潮翻腾。可是,那么丰富的情感,缤纷多彩的世界却在某些同学的笔下变得僵硬、死气沉沉。”他们的作文“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 更普遍的情况是,学生作文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究其原因,学生阅读所获甚少,生活积累贫乏,陷入了古人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一、必须加强课外导读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各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于2001年开始组织编写新的面向21世纪的语文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新课标教材)。和以往的语文教科书相比,这套教材有不少创新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名著导读”的设计。它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以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这是以往历年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没有过的。
1、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课外阅读的规定
三年背诵总量为80篇(片断),能背诵一定的文言短文(片断、古典诗词,三年的背诵总量为1.5万—3万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同时要求能自觉阅读文学名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写出有自己见解的短小评论文章。
2、学生“名著”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我对我校106名中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现摘取几个方面的数据来分析一下: “很喜欢看课外读物”的有28人,“一般喜欢”的有50人,二者相加共78人,占总数的73.58%,看来多数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看课外书的。但学生真正读课外书的有多少呢?对这个问题,回答“经常读”的学生共31人,“偶尔读”的共74人,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读读课外书。
学生读的又是哪些书呢?其中读“童话故事”的有34人,读“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有40人,读“连环画、漫画、动画类”的有34人,读“人物传记”的有25人,读“小说”的有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