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800字。
《永遇乐》镜头:时空的诗学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我根据南宋时期的地图所画的简图,再看手中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就是我们之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你们能不能将诗句和这三个地点联系起来?
生:我来说课本上体现的。辛弃疾身处京口北固亭,刘裕和京口有关,小注2和3说他的祖先移居京口,后来他在这里起事,开始北伐、收复大业。
生:我另外查了一些历史资料,辛弃疾首先想到孙权,是因为孙权曾经迁治京口。刘义隆作为刘裕的儿子,生于京口,也曾镇守京口。
师:词的整个上阕和下阙第一句中一共出现了三个典故,个个都与京口有关。这也难怪,这首词本就是“怀古”,站在一个地方,想着这个地方的过去。另外两个地点呢?
生:京口当时属于镇江府,下阙第二句却想到了更北边的扬州,因为这和他自己的经历有关。
生:根据小注9,佛狸祠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应该就是老师简图上的瓜步。
师:你猜得对,瓜步这个地名,就是因为这座山名。瓜步山因为南临长江成为军事要地,因此当初拓跋焘率军至此,建立了后来被称为佛狸祠的行宫,隔江威胁宋都建康。为什么在下阙,辛弃疾的眼光开始离开京口,注目于这两个地方?
生:因为扬州是他年轻时带兵抗金的地方,那是他一生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候;而瓜步山曾经被异族所占,上面的佛狸祠就是证据,但人们已经淡忘了,就好比那时南宋朝廷偏安南方,忘记了金人当初兵临城下的残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