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90字。
《扬州慢》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一、导入
《旧唐书•地理志》云: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资治通鉴》说:扬州富庶甲天下。这些讲的都是扬州的繁华富庶,但它一直是这样子的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姜夔的《扬州慢》来更多地了解扬州。
二、学习目标、1、品读诗歌。2、把握本词的情感主旨
三、学习过程:
(一)解题《扬州慢》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本词中“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扬州慢”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准句读。请两名学生范读上下阕。
落实:1、读准字音: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戍角悲吟余怀怆然自度此曲
《黍离》之悲解鞍少驻初程胡马窥江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2、再读小序,总结词前小序交待了哪些内容?明确:
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感情基调:怆然
写作缘由:感慨今昔
他人评价:有《黍离》之悲
明确基调:怆然
(三)再读诗歌——体会情感
要求:字正句顺;感情基调;语感(语气、语速、节奏等)。
1、自读2、同桌互读3、班内展示
(四)解读诗歌——理解大意
思考问题:1、昔日的扬州城什么样子?2、今日的扬州城呢?
3、今昔截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可用上阕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昔日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繁华热闹
(虚写)
今日空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荒凉空旷
(实写)
今昔对比虚实相生为何出现这样情形?
背景链接
南宋初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仍不断地对南宋发动进攻。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踏破扬州,大肆抢掠,“横尸二十里”,扬州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1164年),金兵又大举进攻淮南地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