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30字。
《书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陆游和他的诗作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2)朗读诗歌,体会诗情;
(3)探究问题,理解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
2、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三、教学难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
2、同时代其他相同命运的诗人的探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爱国主义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每逢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这类文学主题便大放异彩,也同时涌现了一大批爱国诗人,上至为国沉江的屈原,至『忧国忧民的杜甫,再到抗击外敌入侵主张收复失地的辛弃疾、岳飞和陆游。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陆游。
幻灯片出现屈原、杜甫、辛弃疾、岳飞和陆游的图片。
(二)知人:学生谈陆游生平。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今天所要学的《书愤》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三)朗读诗歌:
(1)录音范读(音频材料):
(2)教师朗读指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
“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