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280字。
《锦瑟》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经历;
2、学会运用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品味本诗的意境;
3、能个性而合理地解读本诗的思想情感;
4、认识本诗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品味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能个性而合理地解读本诗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鉴赏方法,调度个人经验,开展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成果,形成对诗歌个性而合理的品味解读。
贯穿以逐级递进、各有侧重的诵读,让理解促进诵读,在诵读中加深理解。
【学法指导】
学会搜集现有资料,研究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合理的见解结论;能与学伴合作互助,分享个人学习成果,在交流碰撞中审视个性观点。
【教学辅助】
纸质学案材料(课前自学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习名句,导入新课
1、师引入:同学们,几千年来,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这片广袤而美丽的土地上,执着地劳动和生活着,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其中,诗歌的成就在人类文明史上更是熠熠生辉。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或许忘记了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2、小活动:诗句对接(给出上句,让学生续出下句)(课件辅助呈示)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引导学生归结出上述诗句的共同点:作者均为晚唐诗人李商隐。
4、引入新课题:李商隐的另一首代表诗作——《锦瑟》。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师范读。(示范读音和停顿)
2、学生初读。(齐读一遍,获得对这首诗的亲身感知)
3、师:古人说,“诗言志”,“诗缘情”,都强调的是——诗因思想情感而发,诗是思想情感的集中表达。这首《锦瑟》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或情感呢?或者,在读的过程中,你感受到的/涌入你脑海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学生发言谈个人初步感受。)
4、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小结评价,引入深层次鉴赏。(课件辅助)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最富盛名的代表作,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但这首诗又是历来最难解的,人们从诗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情苦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