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20字。

  《树和天空》导学案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1954年发表诗集《》,轰动诗坛。共发表诗歌200余首。在2011年10月6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2.相关背景
  《树和天空》出自诗集《》。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发表于1962年。在1960年到1966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面是心理医生,另一面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难度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
  3.解题
  ①树、天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4.自然观念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用平凡的意象展示神秘性与生命力,描绘了一幅至幻至美的宇宙世界图景。他诗中的世界图景有印记着北欧奇异怪美的自然图景,也有工业文明入侵之下的工业图景,还有在现代主义社会浪潮下的展现出来的社会图景。在对每一个图景的描绘中,都体现着诗人面对现代社会做出的深刻思考与抵抗救赎。藉由诗歌,诗人试图做一个祛魅社会的“返魅者”。
  5.人物评价
  ①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瑞典文学院评)
  ②他的作品语言风格简洁凝练,意象奇特而精准,带有禅意,有中国唐诗的意蕴。(翻译家李笠评)
  ③特朗斯特罗姆把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与传统的欧洲抒情诗结合了起来,并体现了他的宗教信仰所带来的某种宁静。(诗人北岛评)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汲取()黑鹂()瞬息()绽开()
  2.解释词语。
  汲取:
  瞬息:
  (二)初读课文。
  【思考1】阅读这首诗,将下面图中①~③处填写完整。
  树
  三、文本研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