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00字。
嘉定区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2021.01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I.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雨晴》)
2.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牧人驱犊返,_________。(《野望》)
4.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5.美术专业的学生前往秀丽的山林写生,很多同学笔下的画面十分具有灵动感,充满着清晨
生命的活力,令人想到《答谢中书书》中的诗句“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岳阳楼记(节选)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刘禹锡;【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 (人名)。(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属予作文以记之。
8.下列对两篇作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是作者酬答朋友而作,【乙】文是作者应朋友邀请而作。
B.【乙】文和【甲】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后的心酸和愤懑之情。
B.【甲】诗颔联借助景物描写,表达人生哲理,做到景、情、理三结合。
C.【乙】文由写景抒情转入议论,含蓄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
9.两篇作品都与作者被贬的经历有关。【甲】诗联尾句和【乙】文末句在收束全篇,情感表达上有些异同。
相同点:联系写作缘由,【甲】诗和【乙】文都表达了(1) _____的情感。
不同点:【甲】诗尾联句还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却依然(2) _____的人生态度:
【乙】文末句则表达了作者虽“处江湖之远”,却依然对“古仁人”怀着(3)___之情。(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清白吏子孙
陈子庄先生曰:“先大父①居官,清谨自持。道光元年,摄泗州事。州地处下游,每年春秋之间,城处半成泽国,例请赈恤②,然当赈恤之地,民皆转徙,无可稽核。悉以虚册报销,故皖省有南漕北赈③之谣,公独不肯办,触怒上官,几致参劾,遂解州事。人皆以为愚,公但笑应之而已。尝谓余兄弟曰:‘我虽不得此钱,以‘清白吏子孙’五字贻尔等,不亦厚与?'此事通州白小山尚书载入公墓志中。前年余代理新阳县事,吏胥④有请少报熟田多征米者,余曰:“祖不吃赈,孙顾吃荒,可乎?'一笑谢之。”
【注】①大父:对去世祖父的尊称。②赈恤:以钱物救济贫苦或受灾的人。③南漕北赈:意思是南粮北富。④吏胥:地方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官吏。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