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90字。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
  一、积累(19 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3 分)
  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  甲   (A.   B. )痛的爱国情怀; 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   乙   【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的情怀。
  (1) 文中甲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
  (2) 根据意思在乙处写出相应的成语。(1 分)
  (3)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 ”应改为“ ”。(1 分)
  2. 古诗名句默写。(8 分)
  故 园 难 舍 。 有 的 人 , 马 蹄 未 远 泪 沾 襟 , 那 是 岑 参 《 逢 入 京 使 》 时“(1)         , ”的凝噎;有的人,闻折柳而伤别,那是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2) , ”的思念;也有人,面对高官厚禄不为所动,那是《木兰诗》中“(3) ,       ”的归心似箭;还有人,丘山林月皆桑梓, 那是王维《竹里馆》中“(4) , ”的天人相知。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苗条身材过度节食
  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4.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 分)
  继荣获诺贝尔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之后,屠呦呦于 2019 年 10 月
  22 日又获得了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为此,七年级(1)班决定开展“走近屠呦呦”的综合
  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1) 【活动一:激情开场】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围绕活动主题写一段开场白。(3 分)
  (2) 【活动二:妙语应答】当初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杨澜抢在 CCTV 前邀请这位鬓发斑白的中国“三无”科学家、85 岁高龄的诺奖得主做了访谈。下面是她们的对话,请你结合语境在横线上补全对话内容。(2 分)
  杨澜:“人们称您为‘三无’科学家,请问您为什么没有当选院士?”
  屠呦呦:“我如果当了院士,怎么还会搞科研获诺奖?”(现场爆发出会心的笑声) 杨澜:“您的科研成果 70 年代就完成了,为什么 40 多年后才得奖?”
  屠呦呦:“ 。”(现场为老人家的机智幽默报以热烈的掌声)
  二、阅读(41 分)
  (一)名著阅读。(7 分)
  5.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7 分)
  【甲】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 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乙】
  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地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 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节选自《骆驼祥子》
  (1) 【甲】段写祥子意气风发,【乙】段写祥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 分)
  (2) 请你结合选段内容,分析作品语言的特点。(4 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1 分)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
  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