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9750字。

  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围棋,又称为“弈”。围棋的“围”是围而相杀的意思。“棋”即棋子,行棋的特点是围而相杀。故称“围棋”。先秦关于围棋的记载很少,偶有提及也是把围棋看作一种游戏,并没有涉及对围棋义理的探讨。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可见,孔子也只是把围棋当作一种需要投入心智的游戏。秦汉时期,社会热衷博戏活动,博戏变化简单,与技艺性强、需要更高修养的围棋相比,更易被大众接受,于是出现了“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现象。班固有感于以上现象,作《弈旨》以弘扬弈道。在《弈旨》中,班固提出了围棋之设乃效天法地,围棋之行乃模拟天地之运。经过这样的解读,围棋之义理得以确立,并实现了与《周易》道的相通。
  东汉李尤在《围棋铭》中说:“局为宪矩,棋法阴阳。”阴阳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周易》认为可以以阴阳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围棋子分黑白,古人把直观的黑白棋子与阴阳联系起来是再自然不过之事。“棋法阴阳”,除了指出黑白棋子象征阴阳这一表象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含义。《周易》卦象的基础是阴阳二爻,阴阳二爻按照阴阳二气的消长,排列组合形成卦象;围棋棋局的基础是黑白棋子,黑白棋子依照弈者的构思相互作用,勾连列布形成棋局。二者形式相近,不同之处在于阴阳二爻的变化是阴阳二气消长的结果,黑白棋子的列布则是弈者构思的产物。“棋法阴阳”,就是指黑白棋子的列布应符合阴阳消长的规律。这一观点的提出,明确了弈者对棋局的构思应当效法阴阳消长之道。
  清人翁嵩年在《兼山堂弈谱》的序言中说:“弈者变易也,自一变以至千万变。”强调了变易在围棋中的重要地位。翁氏关于“弈”之变易的论说源自《周易》变易思想。变易思想也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周易》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变化着的,而围棋最明显的特征及最精妙的所在也是变化。 《棋经十三篇》说“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周易》中变化的具象是易卦,易卦是变化无穷的,可以用易卦的变化无穷来解读围棋的变化无穷。
  围棋的棋子无级别划分,无功能规定,决定棋子作用的是“时”和“位”。在《周易》中,“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四时”之“时”;一是“待时而动”之“时”。“四时”之“时”和“待时而动”之“时”,二者都与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到了一定的“时”,就应该有一定的变化,这样才是遵从天道。“位”则指阴阳二爻在《周易》六十四卦卦体中的位置。《周易》以卦的形式模拟客观世界,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应有自己适当的位置,如果位置关系发生错乱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当位”与“得位”就成为《周易》重要的价值取向。在《周易》中,“时”和“位”是天道运行的体现。围棋境界的高下就在于对“时”与“位”的把握,“时”来能趁“时”而动就会有所得,棋局的进程就是在天地之间以“时”为条件不断选择“位”的过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周臣传》中说:“治国譬之于弈,知其用而置得者胜,不知其用而置非其处者败。”欧阳修用围棋“当位”与“得位”比喻用人要把他放在确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围棋经由《周易》哲学思想的解读,建构了与《周易》道相通的围棋之道,围棋也被赋予了哲学内涵,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围棋之道确立后,其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产了深远影响。魏晋时期,围棋成为魏晋风流的标志之一。到了唐代,围棋正式与琴、书、画并称,成为文人修养的象征。
  (摘编自张东鹏《中国哲学与围棋之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棋在先秦少有记载主要是因为围棋义理过于深奥难以发掘,且时人耽于博戏,不喜弈道。
  B. 班固明确了围棋义理,并将之与《周易》相联,这极大地扭转了当时社会不重视围棋的局面。
  C. 阴阳二爻和黑白棋子分别是卦象与棋局的基础,前者需要排列组合,后者需要勾连列布。
  D. 围棋在魏晋成为名士风流的标志,意味着其己脱离游戏属性成为拥有哲学内涵的文化现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兼山堂弈谱》与《棋经十三篇》中的相关内容,证明了变易是围棋的重要特征。
  B.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介绍了《周易》中关于时的两层的含义,并阐明了二者的主次关系。
  C. 文章基于对《周易》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出了围棋境界高下在于对时与位的把握的观点。
  D. 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围棋与《周易》之间的联系,这对我们了解围棋之道具有启发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较于博戏,围棋技艺性强的特质更能吸引修养高的人参与,这为弈道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B. 围棋已被古人赋予了许多内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可能会挖掘出其更多的哲学内涵。
  C. 本身无固定等级与功能的棋子,如果被弈者择机置于适当的位置就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D. “治国譬之于弈”与“治大国若烹小鲜”充分体现了先贤善于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的品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主要是因为围棋义理过于深奥难以发掘”错,原文“先秦关于围棋的记载很少,偶有提及也是把围棋看作一种游戏,并没有涉及对围棋义理的探讨”,并没有说到先秦少有记载的原因。“时人耽于博戏”错,原文只说“秦汉时期,社会热衷博戏活动”,并没有说先秦时期人们“耽于博戏”。
  B.“这极大地扭转了当时社会不重视围棋的局面”错,原文是班固有感于“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现象,作《弈旨》以弘扬弈道,并没有说扭转了当时社会不重视围棋的局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材料一:
  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了480公斤,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所以“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但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局面不会改变。特别是在国际环境日益错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