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10字。
《装在套子里的人》活动课教案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质疑、讨论,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多个角度,理解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体会人物的可笑、可憎与可怜,并进一步理解形成人物特点的社会背景。
2.通过完成剧本和旁白,与他人分享、交流并修改,呈现对主次要人物形象的认识,以及对“套中人”这一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的理解,进一步呈现对小说主题的探寻。
自主预习
任务一:走近“装在套子里的人”
活动1:阅读小说选段,并圈划标注,根据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以及其他人物的评价等,分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
描写和评价 人物形象
活动2:选段中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除了别里科夫,还有谁?说说你的理由。
装在套子里的人 理由
活动3:结合现实生活说一说,我们生活的时代,还有没有“装在套子里的人”。
任务二:再现“装在套子里的人”
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小说中的经典片段,改写成话剧剧本。
补充资料:
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是编导与演员演出的依据。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剧本,为了达到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必须有集中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剧中人物由于性格、文化修养等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剧作家必须经过选择、提炼、加工,把其中的矛盾典型化,方能制造有效的戏剧冲突。
可另附纸
活动2:结合你的体会和感受,在话剧结尾处加一段旁白,以触发观众的思考。不超过200字。
课堂探究
1.每小组派出1~2名剧本推介人,根据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介绍剧本的基本情节、创作的侧重点以及创作的独到之处。
2.结合小组成员的体会和感受,在话剧结尾处加一段旁白,以触发观众的思考。不超过200字。
课后拓展
1.依据课堂交流讨论,各小组修改剧本的细节和旁白的语言表达,形成完整作品,并向学校话剧社投稿。
2.各小组依据剧本排练课本剧,并利用阅读课进行表演。
核心素养专练
(2020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