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2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部分学校七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在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_____“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我们要将这种精神_______ 好,______ 好。
A.发挥 弘扬 传承 B.发扬 弘扬 传承
C.发挥 传承 弘扬 D.发扬 传承 弘扬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8月1日晚,长江灯光秀“八一”特辑——《中国军人》点亮了武汉两江四岸。
B.横跨长江的雄伟大桥、两岸错落的楼宇建筑,在灯光的交织下,呈现出宏伟宽阔。
C.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苏轼的《水调歌头》纵览古今变迁,横贯天地流转,是一篇久负盛名的浪漫主义杰作。宋人曾称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B.“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C.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D.对于任何人、任何工作,细心是永远需要的。细心、耐心、精心,三“心”高照,一丝不苟,心细如发,以工匠精神做事,是成功的秘诀。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4~6题。
地名
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大拆大建,短短数十年间,我们孩提时熟知的许多地名,长大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据统计,1986年到2015年,我国大约6万个乡镇、40多万个建制村的名称消失了。
②与此同时,一些大、洋、怪、重的地名纷纷出现。譬如一些小区明明只占了几见方地,就冠名国际、天下,难免大而不当;英国的爱丁堡、法国的枫丹白露、美国的曼哈顿等洋名,也成了许多广场的名字;老鼠街、卓肿路等名字则让人哭笑不得;全国各地有无数条“公园路”,千人一面,让人无以分辨。
③这些地名,有的是开发商为了博眼球刻意进行的“创新”,有的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有的则是取名者懒得思考随随便便取的。不管是由于何种考虑,这样给地方取名,都是不谨慎的。
④每个人出生以后,都会有一个名字,家长给孩子取名当然是慎之又慎。古语有云:赐子千金,不如授子一艺;授子一艺,不如赐子一名。
⑤每个城镇、乡村、街道、站台也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随着名字的传播、被人记忆、进入文化传承,名字就有了自己的生命。正如一个人换了名字,总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条街道改了名,就好像换了天地。尤其是当人们习惯了一个老地名之后,突然间修改地名,就容易给人造成困扰。
⑥如果地名消失了,地名所承载的记忆似乎也随之消失,名称的断裂,正是记忆的断裂。
⑦物转星移,沧海桑田,有的街道被改造、扩建,但只要地名还在,它还是为我们所熟悉的街道。
⑧在武汉市,就有许多非常有韵味感的地名。比如一元路就是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意思。光阴在这条路上流转,改变了两旁的人物建筑,但路名依然如故。类似的还有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第一次听这些地名或许会觉得平淡无奇,但了解了背后的意味,地名立马就会灵动起来。
⑨如果说人是一座移动的图书馆,那么地名就是记录历史的活化石。一个地名,带有很深的地方烙印,讲述了一个地方的发展脉络。譬如史书上记载着,某年某月在某地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倘若这个地名随风消逝,那么这段历史也无从考据了。一个人去世了,会带走许多故事,而一个地名消失了,就会抹掉一段历史。成千上万的地名消失了,文脉就随之中断,这是非常让人痛心的。
⑩好的地名,应该有文化气度,能够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样貌,可以赋予一个地方特别的意义,可以勾起人们美好的联想,还可以开口讲述历史。对一个地名的认同感,是需要时间慢慢积淀的。我们应该尊重对地名形成的文化认同感,也应该将这种认同感传承下去,取更多富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意味的地名。
4.下列对“大、洋、怪、重的地名纷纷出现”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快速发展,许多地方大拆大建。 B.开发商用尽心力进行的创新。
C.有些人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 D.取名者懒得思考随便取的。
5.下列对“地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