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50字。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比喻、类比、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中心论点,正确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鉴赏本文幽默犀利、反讽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会运用本文所阐述的道理,针对当前的某一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3.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对待外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取舍方法。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中心论点,正确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理解破与立的关系。
  3.领会本文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与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祖国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运用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2.鉴赏鲁迅先生犀利、幽默、反讽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朗读法、课堂讨论法、引导研读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及破与立的关系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欢庆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对比西方节日的火热和中国传统节日淡化的现状,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正字音,标明段落数。
  2.学生自读课文,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及思考题。
  问题:本文的论题是什么?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法指导:不急于回答问题,重在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及书下注释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并在熟悉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
  3.教师多媒体展示作家介绍及写作背景(略)。
  4.学生再读课文,初步梳理文章思路。
  问题:围绕什么论题,文中都提到了哪些主义?作者驳斥哪个?提倡哪个?论证方式有什么不同?中心论点是什么?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讨论、明确:针对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问题,文章提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作者先批驳“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错误观点,是驳论的论证方式;再阐明自己主张,提倡“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