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60字。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理解散文情与景的关系,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2、培养诵读的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体悟美的语言,把握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法指导】
1、通过听录音或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2、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3、通过分组讨论提问思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要点】
1、初步感知课文;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集中写“荷塘”写“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好文好句经典阅读
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二、
在过程中要求(板书):
(1)在重要词语(特别是生字新词)下面做上标记。
(2)在作者集中写“荷塘”与“月色”的段落边做上标记。
三、 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5、6自然段(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4、5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学生可能会取“荷塘月色图”、“荷塘图”等等,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修辞 (板书)
荷叶—— 圆形舒展 —— 比喻
荷花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妍媚多姿 —— 比喻、拟人
荷香—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 比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