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70字。

  《静女》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静女》的感情基调: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的爱情。
  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课前预习单】
  一、了解诗经的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约公元前6世纪编定成书。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①“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②“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③“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二、课文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2.加点词语解释: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静女其娈: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三、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句中的含义
  1、爱而不见:2、说怿女美:3、自牧归荑:
  4、匪女之为美
  四、通过预习完成书后练习题3。
  五、理解全文并翻译全诗(参照书下注解及书后练习题2)。
  【课堂活动单】
  活动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在人类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爱情诗歌名句。(学生自由发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