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20字。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8 页 ,满分为 120 分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
注意事项 :
1 . 答卷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 卡的相关栏内 。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 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 。
3 .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十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 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 案无效 。
4 .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 , 只收回答题卡 。
一 、书写 (共 3 分)
本题根据全卷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做到书写规范 、端正 、整洁 。
二 、基础 (共 27 分)
本学期 ,为迎接建党 100 周年 ,学校开展了 “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 , 引导同学们在阅读中 探寻精神之源 ,在写作中抒发家国情怀 ,在诗词中汲取经典力量 。亲爱的同学 ,请你积极参与 , 以实 际行动向建党百年献礼吧!
专题一 探寻精神之源
中国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的人物而光辉灿烂:向丰① (ráo)的土地发出“我必
.
定为她战斗到底,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的誓言的端木蕻良;站在高山之② (diān)为黄河
母亲写下豪迈颂歌的光未然;为祖国两弹事业“③ ,死而后已”却④ 的邓稼先;
为我们衰微的民族寻找一剂文化药方而⑤ 钻研古代典籍的闻一多; 以及为保卫家国而浴血
奋战的“最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他们的品质, 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并且唤起我们对理想的
. . .
追求。他们就如同一盏盏明灯、一枚枚指南针,引领着我们成长。
1 .看拼音写汉字。(2 分)
① ②
2 . 结合语境, 将正确的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3 分)
A 锲而不舍
③
B.鲜为人知
④
C.鞠躬尽瘁
⑤
3 .对文中加点词“向”、“最”和“并且”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 副词 介词 连词
C .介词 形容词 连词
B . 动词 形容词 介词
D .介词 副词 连词
专题二 抒发家国情怀
2021 年 3 月 24 目, 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开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立 100 周年
庆祝活动标识。活动标识分为党徽, 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三
部分组成。这一活动标识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艰苦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
4 . 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在相应位置上。(2 分)
5 .班级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需要布置“爱国英雄”主题板报,请你介绍一位爱国英雄人物, 至少运
用一组排比句, 写出他/她的人物精神。(4 分)
. . .
专题三 汲取经典力量
6 . 默写。(10 分)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 1 分)
(1) ,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蒙曰:“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4)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 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
(6) 脱我战时袍, 。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7)韩愈在《晚春》一诗中对草木看似揶揄,实则赞许的诗句是: ,
。
7 . 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A .第一句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B . 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 思乡之情奔涌而出, 不可遏止。
C .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 怎能不让人泪雨滂沱,所以诗人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不能自 拔。
D . 诗中不说旅途艰辛, 不说归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 “传语”中。
8 . 下列对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 府双璧” 。
B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中的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
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