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个文段,约4810字,
文言段检测一
北师大平谷附中 白云娜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文后问题,每小题2分
一 《晋书·王羲之传》节选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蒲,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而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 B.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
C.吉人之辞寡。 D.不遑取履,而献之神色恬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客问其故。 // 此其志不在小。
C.以其少言,故知之。 // 故愿望见太后。
D.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 //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虽然在家终日闲居,但容貌举止仍不随便。
B.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蒲,曰:“南风不竞。”——他几岁的时候,常常去观察家里的门生玩樗蒱游戏,说道:“南面一边的形势不妙啊!”
C.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桓温一次让他书写扇面,却把笔划写错了。
D.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忽然发生火灾,徽之急忙跑出去,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
4.玩樗蒱游戏的几句话,运用了比喻和类比,以下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管中窥豹”指的是门生,感到惭愧的是荀奉倩、刘真长。
B.“管中窥豹”指的是献之,感到惭愧的是荀奉倩、刘真长。
C.“管中窥豹”指的是门生,让门生感到远的人有愧于荀奉倩,近的人有愧于刘真长。
D.“管中窥豹”指的是献之,让我王献之感到远的人有愧于荀奉倩,近的人有愧于刘真长。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献之年幼时就享有盛名,受到卑贱门生的评论,他深以为耻,遂拂袖而去。
B.王献之机警沉着而有智谋,当小偷即将把房内物品全都拿走时,他缓缓说出的一句话,竟吓得小偷全都慌忙逃走。
C.王献之不仅工于草书和隶书 ,而且还长于绘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七八岁时这种才能就逐渐显露出来,令其父王羲之大加赞叹。
D.王献之书画别具一格,变化多端,桓温曾让他在扇上写字,由于书写笔误,趁机做画,画面妙不可言。
二 杨烈妇传 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洲。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