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3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沁园春•长沙》名师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注意重音与节奏,体会本文语言的精炼、准确。
  2.分析艺术手法,感受词人豪放雄奇的风格。
  3.找出意象,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长征途中,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1949至1976年,担任最高领导人。代表作有《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
  2.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
  3.文学常识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4.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例如: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如王维《渭城曲》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导学 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
  初读 1.读诗入境
  (1)自由读:读准字音,自读注释,梳理词意。
  (2)个人读:将个人情感融入诗情。
  (3)齐读:把握节奏,揣摩感情,初步感知。
  (4)听读:要求静听,用心感受。
  (5)试读:突出节奏、咬字、重音、感情等。
  细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