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10字。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实录
  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提出了挑战。众所周知,一堂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所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几个甚至一个。单篇课文的容量有限,和课堂教学的时长及授课方式都相匹配,比较容易讲透。而整本书则内容宏富,课堂教学中试图做到面面俱到绝无可能。想要以一堂课撬动整本书,就必须要找到可以带动“面”的几个“点”。而要想带动“面”,前提又是师生对整本书的内容非常熟悉。
  所以,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首先要落在“读”上。读是出发点,也是归结点。其次还要落在“整”上。整本书的教学是一个系列,一堂课是否有效,需要放在整个教学序列中去考察。此外,一堂课是不是有“整”的意识也很重要,不能纠缠于具体问题,要抓大放小,最好能在读透全书的基础上有所生发。
  按教材规定,《乡土中国》的单元学习任务如下:(1)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2)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3)关注“问题”,学以致用;(4)拓展阅读,知人论世。
  为了落实这些任务,笔者设计了整个单元8课时的学习流程:原著理解(第1—6课时)—理论应用(第7课时)—扩展研究(第8课时)。
  原著理解部分,预先在暑假作业中布置阅读并写读后感,开学后又布置再次阅读。第1—2课时,介绍费孝通其人其书,读《序》和《后记》,示范解读其中一节。这样就能落实知人论世的学习任务,又能指导学生抓住核心概念,教给阅读学术性文本的方法。要点是抓学术文章的关键词,每篇3—5个,不能多,一多头绪就乱,在有限的课时里面根本无法落实。之后进行小组活动,各自负责不同篇目,课下研讨。第3—5课时,由学生进行小组报告,教师点评,落实单元任务(1)。第6课时,分析整本书的构架以及各篇的关联,落实单元任务(2)。
  理论应用部分是第7课时,以案例分析的方法,学以致用,落实单元任务(3)。扩展研究部分,是对课堂和作业中生成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深化对原书的认识。落实单元任务(1)和(4)。
  案例分析教学穿插在整个过程中。每一篇的小组报告及教师点评中,都可以联系现实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书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案例分析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及可生发性,方便关联书中核心概念,能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二是切忌喧宾夺主,脱离原著文本分析案例。
  基于以上原则,笔者以电影《秋菊打官司》的部分内容为案例,设计了第7课时。课堂教学实践情况如下:
  教学设计及实践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理解《乡土中国》中的核心概念。
  (二)提出并研讨《乡土中国》中未充分讨论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本
  简单回顾各篇的关键词。教师示范,几句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