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1150字。
三明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了媒介,而媒介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媒介变得更加智能。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短视频客户端贴心地“猜你喜欢”,资讯平台倡导“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效能,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人们在自己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兴趣所引导,束缚住自己,就像是蚕茧,最终桎梏于自己的“茧房”中,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效应。
互联网诞生后,样态丰富、种类繁多的文化“超市”替代“集市”,内容选择自主性更猛,如今,智能媒体“送货到家”,人们能更方便地获取精选后打包配送的系列产品,节省了于琳琅满目中搜寻特定内容所需的时间,但同时失去在货架间徜徉的快乐,也容易错过新品上架的时机,那么,在文化领域,接受内容“外卖”和主动追“超市”能否并存?
面对所谓“信息茧房”现象,我们不必焦虑。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大到信息资讯,小到衣食住行,人们或多或少地被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影响,得益于其高效与便捷的同时,也以自身的行为数据“供给”算法,助其成长。新的文化使命将由进步的工具来承载,当前媒介技术的弊端或将在媒介成长的过程中得以解决。而且,在内容市场上,除了“外卖”和“快餐”,具有较高文化品位与审美价值的优质品类依然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比如近期的电影《夺冠》、电视剧《装台》等热门作品均获得较高关注度,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在机器算法之外,尚有人际传播、传统媒介传播作为补充。
媒介“智能进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媒介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不断成熟的智能媒介将对既有媒介功能进行补光和完善。“服务于人”一直是媒介进化的目标,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类体验的人性化智能媒体将是大势所趋。当前,人们正在开发先进技术,探索出更高层次的应用途径、推进智能媒介不断进化,基于人因工程的分析算法,已有效应用子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之中,新算法新技术将为拓宽人们文化视野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破解“信息茧房”效应、还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有序的媒介文化。主动思索才能见微知著,广采博收才能营养均衡,在葆有技术乐观主义的同时,应重视个人媒介素养的养成,提倡人们在充分享受媒介便利的同时,养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形成合理的“精神饮食结构”。
(摘编自刘晴《倡导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
材料二:
“信息茧房”效应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媒体无序竞争、现代化网络技术推动、用户局限于自身需求等是主要原因。
媒体竞争奠定“信息茧房”基调,随着现代网络发展,各类媒体犹如雨后春笋,媒体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媒体与受众地位发生转变,由受众决定媒体生产内容。显然,以用户兴趣为基准,利用投其所好的方式,制造生产与用户需求相应的内容才能维系生存,定制化、精准化服务相继展开,莫定了“信息茧房”的基调。
技术创新加速“信息茧房”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不断成熟,为精准服务提供可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以体积大、品种广、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等优势,在获取用户数据样本后,在短时间内解析数据,根据用户的习惯实现精准推送,满足用户的阅读喜好。
用户需求决定“信息茧房”形成,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领域,并倾向于关注和喜爱符合自己兴趣和观点的内容,在用户强大趋同心理作用下,媒体为迎合用户需求,鼓励用户选择兴趣领域,甚至允许用户自行创造内容,让用户获得更多阅读喜悦,由此,QQ群,微信群、公众号,贴吧等都以用户兴趣作为划分依据,用户也乐于融入自己的网络圈子,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要了解、具有兴趣的领域,屏蔽掉自己不喜欢或认为不重要的信息,最大限度满足自身期望,在志趣相同的圈子内展开讨论。
(摘编自王妍《警惕网络“信息茧房”效应》)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能媒介的广泛运用,让信息传播不仅更具高效性,也更具特殊性。
B. 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的人们都被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影响。
C. “服务于人”一直是媒介进化的目标,智能媒体的发展将更趋于人性化。
D. 媒体间的竞争,推动着现代网络发展,使媒体和受众的地位发生转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节省了在海量信息中搜寻所需信息的时间,主要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B. 面对“信息茧房”现象的时候,我们不必过分焦虑和担忧,主要是因为在机器算法之外,还有人际传播、传统媒介传播。
C. 智能媒介不断发展,可以补充完善既有媒介的功能,也是解决“信息茧房”效应的关键。可见有必要推进智能媒介的进化。
D. 如果现代技术将信息推送给用户时,满足不了用户的兴趣要求,那么现代技术就不能有效推动“信息茧房”效应的形成。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息茧房”效应的一项是( )
A. 大学生小张经常利用社交媒体搜寻和交换学习、娱乐资料。
B. 工薪阶层林女士喜欢网购,经常买回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
C. 退休 王女士是一个“抖音控”,走到哪里都要拍视频传抖音。
D. 公务员小贾下班喜欢刷论坛,空闲时都在论坛里刷信息并回复。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身为网民的我们应怎样破解“信息茧房”效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一路思量,想出一个主意来,便一径往他母舅卜世仁家来。原来卜世仁现开香料铺,方才从铺子里来,忽见贾芸进来,彼此见过了,因问他这早晚什么事跑了来。贾芸道:“有件事求舅舅帮衬帮衬。我有一件事,用些冰片麝香使用,好歹舅舅每样赊四两给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