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60字。

  大英县2020年下期九年级期末教学水平监测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温馨提示: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试卷包括“试题卷”与“答题卡”两部分,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3.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忧戚(qì) 遏斯底里 飘逸(yí) 杜决 箴言(zhēn)
  B. 诓骗(kuànɡ) 断章取意 娉婷(pīn) 宽宥 恣睢(zì)
  C. 汲取(jí) 不言而喻 坍塌( tān) 流俗 桑梓(zhǐ)
  D. 恪守(kè) 画龙点睛 广袤(mào) 鲁钝 存恤(xù)
  2.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B. 疫情发生以来,人们都相应政府号召“宅”在家里,街上空荡荡的,可以说是万人空巷。
  C.爸爸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不要一遇到困难就依赖电脑,要自己先动动脑筋去思考。
  D. 面对美国加征中国商品关税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中国政府针锋相对地采取了反制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①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发达,使书信文化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②在过去的“纸上岁月”里,书信曾承载了一代人的真情与思想。③去年是巴金先生诞辰115周年,为了纪念他和友人走过的岁月,巴金故居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推出“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全国巡展。④从那些擦亮心灵的信里,我们读出了深情厚谊,读出了风骨和信念。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    ,       ,       ,       ,《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④ 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③④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做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 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D. 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句巧用比喻修辞手法,想象十分奇特,使本来沉静的景物充满动态。
  B.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向晚春风的柔和,使人感到十分亲切。
  C.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段话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道出了英法侵略者野蛮、无耻的实质。
  D.“让心走出更远的距离,让脚站在更高的巅峰”,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复句。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古代文体中的“记”,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其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我们常说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庐山。
  D.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8.古诗文默写(8分)
  (1)溪云初起日沉阁,         ▲           。(许浑《咸阳城东楼》)
  (2)       ▲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古代仁人志士共同的人生追求。获罪被贬的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用“ ▲ , ▲ ”来表达自己不辞衰老不惜残年的弥坚忠君之心;谪居的刘长卿在《长沙过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