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8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登泰山记》优质课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选材和组材特点,并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2.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结合的特点,并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3.了解古文的纪年纪日方法,落实学程涉及的字词句,了解文章表达方式和选材组材的特点,了解整体语言风格
二、知识准备
1.干支纪年、纪日法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共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搭配,就构成了60个干支。基本方法是天干先取第一个“甲”与地支的第一个“子”合成“甲子”,然后干支都依次向后一位,就是“乙丑”,直到“癸酉”时,天干从头开始,地支继续向下取,成“甲戌”“乙亥”,然后地支回到第一个,成“丙子”,以此类推。
因为天干地支都是偶数个,因此不可能出现“甲丑”这样的奇数天干与偶数地支搭配的情况。
干支可以纪年,也可以纪日。地支单用,则可以用来纪时。地支12个,对应12个“时”,大约从唐代开始,每“时”又分为“初”和“正”,例如午夜就称“子初”“子正”两个“小时”,这样,12地支纪时法就正好与清代从西方引进的24小时纪时法对应。
2.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帝王独裁政治,因此纪年方法也与皇室密切结合,除了可以用干支纪年外,还能用年号纪年。我们熟知的“康乾盛世”就是“康熙”“乾隆”这两个年号的合称。“贞观之治”的“贞观”则是唐太宗的年号。另外如“开元”“天宝”“淳化”“永乐”等也是年号。
除了年号,帝王还有庙号,庙号是在祭祀时用于宗庙供奉的。也可以用来纪年。我们常说的“高祖”“太祖”“太宗”“神宗”等,就是庙号。有些帝王年号更替频繁,我们就可以用不变的庙号来纪年。
另外帝王还有“尊号”,唐玄宗又叫“唐明皇”,“明”就是尊号。帝王死后,往往还会追加“谥号”,“汉武帝”“隋炀帝”等就是谥号。谥号不但帝王享有,一些国家重臣也会有谥号,比如范仲淹享受文官最高级别的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欧阳修则低一级,世称“欧阳文忠公”。但是这些一般不用于纪念。
三、课前预习
1.本文所属文体是__________
2.本文第二段,总体来说,以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串联材料。
3.本文整体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
4.古书上类似“太常博士张茂先华”这样的表达,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元1775在中国会被称为__________
6.如果本文是姚鼐见到日出的第二天写的,那这一天按照干支纪日法,应该叫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