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20字。
《登泰山记》练习题
A卷:夯实基础:
一、重点注释默写:
①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姚鼐(1732-1815),字姬传,桐城(今属安徽)人,清代散文家。
④【阳谷】山南面山谷中的水。
⑤【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⑦【以】在。
⑨【乘】这里是“冒”的意思。⑩【齐河、长清】齐河县、长清县,都在山东省。⑪【限】界限。
⑫【是月丁未】这个月的丁未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⑬【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⑭【磴】石阶。
⑮【环水】水名,又名“梳洗河”。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⑯【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山。
⑰【道少半】路不到一半。⑱【中岭】山名,又名“中溪山”。
⑲【崖限当道者】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限,门槛。
⑳【云】助词,无实义。㉑【几】几乎。
㉒【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照。㉓【城郭】指城市。
㉔【徂徕】山名,在泰安城东南。㉕【居】停留。
㉖【戊申晦】戊申日月底这一天。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㉗【五鼓】五更。㉘【日观亭】享名,在日观峰上。㉙【漫】弥漫。
㉚【稍】逐渐。
㉛【樗蒲】古代的一种博戏,这里指樗蒲所用的掷具,长形而末端尖锐,立起来像山峰。
㉜【极天】天边。㉝【采】同“彩”。㉞【丹】朱砂。
㉟【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并不能看见东海。㊱【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
㊲【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驳,杂。
㊳【偻】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说“若偻”。㊴【岱祠】东岳大帝庙。
㊵【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㊶【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㊷【显庆】唐高宗的年号(656-661)。
㊸【漫失】模糊或缺失。㊹【圈】同“圆”。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翻译: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3、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翻译:中谷的水环绕于泰安城下,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
4、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翻译: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
5、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翻译:这东谷,古时候叫它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
6、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